您现在的位置:传奇私服发布网 > 基本信息 >

一支录音笔背后的数字化思考

时间:2024-07-23 点击:143

核心提示: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愿意花几千块买一只录音笔?科大讯飞的SR702录音笔到手已经两年了,激活后却从未使用过。这款录音笔的主打卖点是实时转录功能。它的外观还算不错,陶瓷壳显得厚...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愿意花几千块买一只录音笔?

科大讯飞的SR702录音笔到手已经两年了,激活后却从未使用过。这款录音笔的主打卖点是实时转录功能。它的外观还算不错,陶瓷壳显得厚重,还有触摸屏,握在手里沉甸甸得很有质感。

然而,一查价格,不得了,要3599元起售,升级版得3999元,配置20G的云存储和30G的内存,对于一只终身转录的录音笔来说,这个价格已经高得离谱了。毕竟讯飞听见的会员打折后一年也不到200元,录音笔的价格比这高十几倍。

对于一个主要依赖线上会议速记和线下手机录音直接转录的打工人来说,开会时电脑和手机已经足够应对,再额外放一只录音笔的确显得多余。我本以为,这样的产品早该被淘汰了,至少在协同办公开始普及时,它的实用性与价格就已经不再那么匹配。

然而,当我将SR702挂在闲鱼上出售,定价999元,比其他同款闲置低了将近一半时,不到十分钟就有八九个人来询价。第三个询价的人出现时,商品瞬间被秒走。“功能没问题吧?开会转录用。”买家询问道。另一款定价1200元的录音笔也很快售出。

这款录音笔竟然这么受欢迎?

在淘宝上搜索了一圈,发现科大讯飞的录音笔确实比其他品牌卖得更贵,SR系列更是主打高端,价格遥遥领先。虽然都是实时转录,但看海报介绍,它可能更精准,还能智能驱逐噪音、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甚至可以区分人声并自动输出文档。

但这些功能,和当下的飞书妙计、通义听悟、钉钉闪记、夸克的转写相比,有什么区别吗?好像并没有。

仔细想想,能说服我的唯二优点是:一是比一般手机更强大的录音功能,据称SR702能在15米内清晰录音覆盖会议、演唱会等各种场景;二是离线转录功能,无需联网也能使用,数据信息更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我给这款录音笔的转手价格是不是低了呢?或者不卖了,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到呢?

回想起之前的一次出差开会经历,传统制造业公司,会议桌甚至没有话筒和投影屏。一般来说,在正式会议场合,讲话人通常不会坐在中间让声音均匀传播,而是坐在首尾两端。这样一来,坐得较远的人确实可能听不清楚。

然而,在没有录音笔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各种解决方案:会后主办方会发送统一速记;离讲话人近的人会录音并同步到群里;距离较远的人则实时录音,机器听不清时人可以弥补,适当记录关键点,之后再与速记对照。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习惯了线上会议或线下开会时挂着线上会议室,方便回顾复盘。

突然觉得很幸运,在刚步入社会参与工作时,我就直接接轨到了最先进时髦的办公方式,以至于忽略了这五年里技术、市场和供需发生的巨变。虽然我和同事们身处其中并逐渐适应,但浪潮之外,还有许多人被信息差挡在了外面。

疫情期间,一款线上转录的小软件Otter用户和营收激增数倍,这是特殊情况下被改变的需求找到了新的供给匹配。与此同时,Zoom、飞书、钉钉等协同办公软件也迎来了最迅速的发展机遇,这在特殊时期来临前是难以想象的。

在小红书上搜索SR702后发现,大家的需求似乎都集中在实时转录功能上,甚至列出了不同品牌的清单进行对比。这些录音笔大多作为办公物资被企业统一采购。而在闲鱼上主动花钱购买的人,你说他们追求先进吧,却对飞书、钉钉的速记转录功能一无所知;你说他们老土吧,他们也知道现在智能录音笔能做AI纪要,只是价格不菲。

但事实上,录音笔的转录效果真的好吗?也未必。试着用了一次,精确度只能说还可以,和现在大多数软件差不多。速度不算最快,转录时间较长,还需要导出文档。

有些人可能会考虑到使用办公软件,但由于公司性质、领导要求和保密关系等原因,协同办公软件的互联网属性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问了在国企、政府单位工作的朋友,他们中的重要会议会有专人记录,但一般参会者只是硬听,因为领导本身也没讲出什么干货。而这些人中,不少人甚至没听说过协同办公。

科大讯飞的录音笔走的是高端路线,在价格上把商务属性拉满。这家公司在政企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他们之间几乎形成了类似于当地书店与学校之间的供应关系。如果是统一采购,价格自然不再是难题。

原本以为这个产品已经在被淘汰的边缘,但现实却是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因为在数字化趋势和降本增效的压力下,还有很多转型中或停留原地的企业需要它。

这种感觉就像一边是满天飞的先进AI办公概念,一边却是正襟危坐、长篇大论的会议室,两边场景正在不断拉扯。

购买录音笔的人可能觉得,仅仅一个转录功能加上AI就已经足够强大。这种认知偏差让我觉得协同办公领域确实大有可为,而且任重道远。

之前研究Otter时,我对这款小功能软件的成就感到不可思议。现在单从需求端来看,它的成功确实有道理。毕竟,产品的意义不在于技术自嗨,而在于准确把握用户真实的需求。这本是被反复提及的老生常谈,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如果说,用科大讯飞SR702的人背后都代表了企业落后的一面,似乎也有道理。但这样一来,到底是更先进的协同工具是少数,还是他们是另类?而这种偏差,或优越感,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关文章
  • 传奇私服发布网(www.gzcsgz.cn) © 202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9024996号-1